【第一則】
東成國小的四年級一位學生描述,她很感謝阿瘦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所有上課和材料經費,讓自己製作陶藝作品的手藝不僅變好,且更了解藝術是怎麼一回事。
在上陶藝課的過程中,她發現自己能學習到平常學不到的技能,且因為老師的教導,自己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物品,把平日常見的各項物品創作出來,一年年經驗的累積,自己的手藝也變精巧了,很感謝基金會!
【第二則】
老師讚美學生昔日作品,正向鼓勵以建立「辦展覽」為目標,與學生共同建立課程願景。學生在建構願景的過程中,不斷思考要創作什麼作品,才能令人賞心悅目。
教師講解概念時,能透過日常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加以解釋,能幫助學生理解技巧的運用。
能創作自己的房子,學生表現得躍躍欲試。在學生的半成品中,房子的造型無奇不有,非常獨特,學生間也能互相欣賞、互相給予意見。透過實作,能提升學生對「美」的敏銳度。
【第三則】
104學年度第一學期,張世蓉老師想到讓孩子設計屬於自己的鞋子,透過欣賞了老師及同學帶來分享的各式鞋子圖片,增加了日後創作的思考元素,學生對於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鞋子形式產生概念。
製作鞋面時,可以看見小朋友充分的發揮個人獨特的創意,老師不禁覺得如果小朋友設計的鞋子真的可以穿,那真是太酷了!
最後一堂課是為鞋子上色,老師與孩子約定,十年後將舉辦一次陶藝品展覽,展覽出孩子的作品中的一隻鞋,屆時請他們帶著自己的作品的另一隻鞋前來。這樣浪漫的約定,孩子雖然有好多疑惑,但卻也充滿無限的期待。
感謝阿瘦文化藝術基金會帶來創意發想種子,在東成國小發芽。